外遊領隊疫下失業 頂讓教育中心轉行反而仲舒適?
Isabella大學時已經很喜歡去旅行,在美國做交換生1年間,1個人去了南美多個國家旅行。畢業後她當背包客一年,「當時買了張單程機票到土耳其,我沒有任何明確的計劃,只知道我想要旅行,想要環遊世界,我一口氣去了30多個國家,1個女生在印度住了1個月,在小區裏租了一個地方住,也試過1個人在緬甸坐火車,吃了火車上售賣的麵後發燒肚疼要去醫院…有很多有趣的回憶。」
Isabella之後在大型旅行社當外遊領隊,因為英文不錯,很快就可以帶長線旅行團,主要去以色列、約旦及高加索國家。在旅行社工作6年,疫情前每月人工都有5、6萬左右。但原來當時Isabella已經有像辭職的念頭,「因為我熟讀以色列、約旦及高加索的歷史,公司就一直派我帶去這幾個國家的團。有時候,同一個行程的旅行1個月會去2-3次,我漸漸對旅行失去熱情。一旦興趣成了自己的職業和謀生方式,從技術上來說,它就不再是一個興趣。我對歷史有興趣,也喜歡跟當地人交流,但旅行團很少有機會跟本地人聊天。」
疫情期間旅遊業崩潰,公司要她停職留薪,她經朋友介紹去了一間補習社工作,她發現自己對教小朋友英文和數學的工作有興趣,「原來自己不是想像中對小朋友那麼沒耐性,每次看到小朋友通過補習成績有所提升,自己都好有滿足感。」後來一次收到家長的感謝信,給了她很大的信心,認真思考開補習社。
她開始在網上找開教育中心相關的資料,做大量資料搜集後,她了解到重新開一家有教育牌的3房補習社成本大約60-80萬,另一個方法,可以以較低的成本頂手已有教育牌的補習社。她便聯絡專業買賣開始睇補習社盤,專業買賣的頂手顧問了解過她的需要,加上覺得她親和力很強,覺得她會擅長推銷課程和教授小朋友,很快就可以回本,建議她可以頂手一間東區6房的持牌教育中心。原東主Mike因為要移民,不會再在香港經營教育中心,所以會連學生頂讓留給下一手。Isabella和Mike一拍即合,一次會面Isabella就決定頂手即場落訂,用28萬頂手,Mike見對方爽快,而且有心做,承諾會留在補習社3個星期幫助Isabella順利交接。
「現在補習社已上軌道,每月有不錯的收入,頂手半年左右已經回本,現在工作時間比較固定,而且假期比以前多。跟家人多了時間相處,之前開關帶了媽媽去日本旅行,驚覺我跟媽媽已經10年沒有一起旅行了,以前每個月帶幾十人外遊,但原來這麼久沒有帶媽媽旅行。把「興趣」變「工作」之後,開始對旅行失去興趣,但現在重新找回對旅遊的熱情,能再次享受其中。」